排球运动对人生理机能的要求是全方位的,是一项涉及 到耐力、力量、速度、灵敏度和柔韧度等多方面的全面性运 动。不管是在训练还是比赛过程中,它的能量代谢过程都是 属于长时间的中低强度代谢,但运动过程中经常伴有反复性 的短时间高强度爆发性动作,会加大新陈代谢的强度,扩大 运动员体内的营养需求 [1]。因排球运动员在日常中一般都进行 统一训练,所以排球运动员具有共性的营养特点,但由于个 人体质和运动技巧的不同,此时的营养特点是特性的。所以, 排球运动员的营养特点是共性与特性的结合。
排球运动员应重视日常水分的补充,不能以口渴作为是 否补充水分的标准,在运动员感觉到口渴时,他们身体已经 出现了脱水现象,这样容易造成身体机能的下降,影响运动 水平的发挥和比赛成绩。同时,可乐、雪碧等碳酸性饮料不 算单纯的水分,运动员在运动期间不能通过饮料来进行水分 补充。
排球是一项激烈的隔网对抗性运动,它需要运动员具有 高超的运动技巧,但由于比赛时要进行对抗,因此排球运动 又具有观赏性和竞争性。排球比赛主要包括有球运动、无球 运动和短暂的休息,它是一种间歇式运动。排球运动员的营 养计划以排球运动的间歇性为基础进行科学安排,是训练划中的关键环节之一。
1. 针对排球运动员的灵敏度训练 脚步的快速移动,在网前进行扣球传球吊球等活动都属 于灵敏训练,在此过程中要确保中枢神经系统的高度紧张, 对运动员的反应、协调能力和运动技巧等方面要求较高。因 此应该补充丰富的蛋白质、钙元素和维生素 B,以保证神经活 动的需要。 2. 针对排球运动员的耐力训练 耐力训练主要指往返扣球练习、往返跑等练习时间长、 运动强度较低的耐力型运动,属于有氧运动。此类训练主要 消耗的是淀粉类物质。为保证运动员体内的含糖量,所以要 及时补充米面等淀粉含量较高的物质。同时还需摄入含铁元 素较多的食物,保证血液中氧气的运输循环通畅。 3. 针对排球运动员的力量训练 力量训练需要腰腹和腿部力量与神经肌肉的协调工作, 还要有超强的爆发力。力量型训练因为运动量较大,容易造 成缺氧,所以在训练过程中要进行适当地休息。因其消耗量高, 所以在运动员进行力量型训练时要注重优质蛋白质的补充, 蛋白质应该占总热量的 15% [4]。除此之外还要进行钾、钠、 钙元素的补充,增加水果和蔬菜的摄入。
1. 糖分补充 糖分是在中等强度运动过程中肌肉活动所需的重要供能 物质,有利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运行,因此在营养补充时必须 要重视对糖分的补充,保证它在摄入物质中所占较大比重。 与普通人的饮食习惯不同,排球运动员通常采用高糖低脂式 的饮食结构。排球运动员经常在比赛或者运动前的两个小时 进行糖分补充,保证血糖的稳定性,为中枢神经提供充足的 能量,维持体内红细胞的氧气输送能力正常,使排球运动员 的疲劳能够延迟出现,保证甚至提高运动员的运动能力 [2]。 2. 蛋白质与脂肪补充 蛋白质对运动员的运动能力影响较小,因此在排球运动 员的营养补充计划中,较少有对蛋白质进行额外补充,只要 重视动物蛋白与植物蛋白的搭配平衡即可。运动员在摄入脂 肪时,应尽量避免食用猪肉,增加坚果类与鱼类的摄入,这 些健康脂肪有利于提高排球运动员的运动能力。 3. 维生素与微量元素补充 维生素是身体不可或缺的重要营养元素,维生素水平对 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和比赛成绩具有重要的影响。排球运动员 应格外注意维生素 C 和 B1 的摄入,这两种维生素有利于提高 排球运动员在高强度训练中的适应能力 [3]。除此以外,排球运 动员应该在平时多吃水果,摄入充足的微量元素,满足肌肉 在进行高强度收缩后的恢复需要。 4. 水分补充
摘 要:排球运动是一种技能主导性的隔网类项目,充足的营养补充对排球运动员的日常训练和身体健康是非常重要的,排球 运动员在运动过程中及时进行糖分、水分、蛋白质等营养的补充,有利于排球竞技水平的提高。本文主要对排球运动 员的营养特点及补充进行简单分析,说明了有针对性的营养补充是提高运动成绩的重要举措之一。
排球运动是一种有氧功能与无氧功能相结合的运动,它 不仅需要强大的爆发力,还需要持久的耐力,因此它对排球 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要求较高。为提高排球运动员的技能水平 和比赛成绩,必须加强营养特点和补充计划的重视,注意糖分、 维生素、蛋白质等营养成分的均匀摄入,制定科学合理的营 养补充计划,保证排球运动员在日常训练和比赛过程中拥有 良好的体能,促进我国排球事业的更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