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粤”这两支曾经的联盟传奇球队,如今都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本赛季,他们都提前失去了核心竞争力,早早被淘汰出局,CBA少有“辽粤春晚”的盛况再度难见。面对迅速崛起的其他俱乐部,如北京北汽、山西、上海等借助雄厚的国企资金和外援政策实现弯道超车,辽粤的辉煌似乎已成过去。
广东男篮在打造所谓的“番薯军团”过程中,内线和锋线都暴露出巨大短板。无法通过本土球员及时补强,加上背后资金投入的减少,使得广东在4节7人次外援政策下捉襟见肘,朱芳雨也只能无奈表示“有所就吃什么”。而辽篮方面,则面临“玄冥二老”韩德君与李晓旭的老化问题,内线支撑不足;最强小前锋张镇麟受伤后状态急剧下滑;赵继伟在王博的夹击策略下陷入困境,外援引进一直到常规赛末尾还在磨合调整。这一切都折射出“辽粤”核心精神的衰退。
当然,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在于精神图腾的丧失。辽篮的郭艾伦,作为球队的象征,代表着坚韧和进攻的灵魂。联盟中的唯一“人球合一”级别的球员,其个人能力和比赛影响力可用“无可替代”来形容。然而,随着时间推移,年复一年的高强度比赛和伤病,让郭艾伦不得不选择交易离开。对于辽篮而言,失去他的意味着失去战斗的灵魂。类似情况也发生在广东队——随着朱芳雨、杜锋以及周鹏的退役,原有的核心优势逐渐消散。易建联的退役、周鹏的转会以及赵睿的交易,让广东的锋线优势荡然无存。即便是借助疫情的特殊背景,借双外援如马尚和威姆斯实现短暂的辉煌,也掩盖不了逐渐显露的实力衰退。
这些年来,诸如易建联、朱芳雨、杜锋、王仕鹏等球星和教练的退役,不仅带走了技战术的传承,更带走了那份难以复制的精神图腾。他们成为年轻一代难以企及的标杆,却未能建立下一代稳定的精神领袖。如今,中生代如赵继伟、胡明轩,也难以担负起接力棒的责任。最终,辽粤两兄弟的辉煌走到了尽头,留下的是一段令人惋惜的历史。精神的缺失和核心的流失,注定带他们走向失败的宿命。返回搜狐,查看更多